Skip to main content
Tag

高中

竹縣高中將只增班不增校? 議員:國教署資料解讀有誤

By 最新新聞

【中時 /羅浚濱】

新竹縣議員吳旭智指竹縣增設高中變自 行增班,國教署資料解讀有錯誤疑慮。(羅浚濱攝)
新竹縣議員吳旭智指竹縣增設高中變自 行增班,國教署資料解讀有錯誤疑慮。(羅浚濱攝)

116學年度竹竹苗高中入學人數將超過1萬8000人,將比112學年度多出2200多人,新竹縣議員吳旭智發起竹北市增設高中網路連署,各黨派民代陸續「共襄盛舉」,他指教育部早就知道新竹縣高中不足問題,但從5月開始幾次會議,國教署原承諾協調公立高中職增班,後明確表示「竹竹苗應可自行處理增班問題」,引用的資料及解讀有錯誤疑慮,應增班和增校同步進行。

 

縣府教育局長楊郡慈指出,116學年度國中升高中職學生因是龍年出生,竹竹苗入學人數預計有18000多人,到120學年度前每年約17000人,目前116學年度加上竹竹苗縣市立高中增班後的預估數(不含進修部)為16213人,就學供應量明顯不足。

吳旭智指5月19日透過立委林思銘和國教署研商「縣內高級中等教育之校舍恐將面臨校舍不足,影響縣內學生就學權益」會議,結論為國教署協調國立高中進行增班,以增加竹竹苗地區高中就學供應量。

7月6日立委張其祿帶同教育及文化委員會考察「新竹學校辦理情形」,結論為國教署7月24日與新竹縣政府教育局召開會議,盤點新竹縣內高中及技術型高中班級數及教學空間,評估增班或擴班可行性;並因應地方生醫、AI及綠能新興產業發展,研議調整現有科班或新增科班,以滿足在地學生就近入學。

吳旭智指7月21日立委舉辦的公聽會,結論傾向公立高中職增班有困難。7月24日國教署與縣府教育局開會,表達公立高中職增班有困難,因無法達成共識,以1個月內召集新竹市苗栗縣再行研商。

國教署8月28日召開「竹苗區高中職增班設科需求研商會議」,結論為「現階段三縣市所規畫之增設科班,應可回應未來竹苗區學生人數增加所需」。吳旭智指國教署最後決策竟是公立高中職不用增班?

吳旭智強調,要解決高中職就近入學問題,增班和增校應同步進行,國教署應釐清8月28日「竹苗區高中職增班設科需求研商會議」的資料是否有誤,並根據正確數據,立即啟動大新竹地區公立高中職增班和增校再次評估!

龍年竹竹苗將多2千學生 竹縣議員喊話增班增校同步進行

By 最新新聞
龍年即將到來,116學年度竹竹苗高中入學人數預估將超過1萬8000人,將比今年多出約2200人。情境示意圖。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龍年即將到來,116學年度竹竹苗高中入學人數預估將超過1萬8000人,將比今年多出約2200人。情境示意圖。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龍年即將到來,116學年度竹竹苗高中入學人數預估將超過1萬8000人,將比今年多出約2200人,新竹縣議員吳旭智今年6月起發起竹北市增設高中網路連署,至今已有近6千多位家長響應。吳旭智指出,國教署原承諾協調公立高中職增班,後又明確表示「竹竹苗應可自行處理增班問題」,引用的資料及解讀有錯誤疑慮,應增班和增校同步進行。

 

吳旭智指出,國教署8月28日召開「竹苗區高中職增班設科需求研商會議」,結論為「現階段三縣市所規畫之增設科班,應可回應未來竹苗區學生人數增加所需」,最後決策竟是公立高中職不用增班?

 

吳旭智強調,要解決高中職就近入學問題,增班和增校應同步進行,國教署應釐清8月28日「竹苗區高中職增班設科需求研商會議」的資料是否有誤,並根據正確數據,立即啟動大新竹地區公立高中職增班和增校再次評估。

 

新竹縣議員蔡蕥鍹,日前也拜訪台大竹北分部資深專員陳志宏,盼能釋出專業師資,與科學園區、科技大廠進行建教合作,緩解未來高職就學量能。陳志宏也表示,若縣府能提出相關計劃,台大將列入討論評估。

 

新竹縣教育局表示,為了因應龍年學子入學高中的高峰期,新竹縣政府積極進行2所縣立高中擴建校舍工程,其中六家高中進行南棟校舍拆建工程,班級數將從21班增加至30班,刻正進行發包作業,預計於114學年度前完工;另外湖口高中遷校工程正在進行中,將於114年完工並遷校,班級數可由18班擴增到24班,兩所縣立高中共可增加15班招生供應量。

 

此外,新竹縣政府亦積極向教育部國教署爭取國立高中增班,並於今年7至8月至國教署進行研商會議,希望國教署能同意在114至116學年度進行國立高中增班作業。另積極爭取新設高中之可能,其中有關台大設立附中案,台大亦將於今年10月給予新竹縣府正式回應,確認後續新設高中可行性。

逆少子化卻沒學校念?新竹不少學生「得坐高鐵北上念高中」

By 最新新聞

親子天下/王韻齡】全台學校近年被少子化海嘯波及,但新竹縣市成為台灣極少數的「逆少子化學區」,從國小、國中到高中,家長最擔心小孩搶不到就近入學機會,甚至不少竹北高中生每天搭高鐵通勤。免試比序政策、地方和中央的學校規劃到底出了什麼問題?

逆少子化卻沒學校念?新竹不少學生得坐高鐵北上念高中

新竹縣是全國移入和新生人口最多的地區,現有的國高中卻無法滿足就學需求,許多竹北高中生選擇每天搭高鐵北上念書。楊煥世攝/蕭任宏提供

「園區帶來的工作機會太多,朋友的孩子們遠從花蓮、雲林來這裡工作,到了假日,好多年輕夫妻在 AI 園區遛小孩,生氣蓬勃是全國罕見的」,新竹縣教育局副局長蔡淑貞很驕傲的這樣說。

新工作機會帶入新移民,但原本的中小學卻容納不下快速增加的學生人數,新竹區父母為了讓小孩就近入學傷透腦筋,也成教育局一大難題。

在台積電「護國神山」領軍下,科技相關產業已成年輕人工作首選,而距離新竹科學園區車程20分鐘,同時有高鐵六家站加持的竹北市,10年來人口成長了6萬多,年年都以平均3%持續上揚。

根據財政部「109年度綜合所得稅申報初步核定統計專冊」統計,新竹縣竹北市每戶平均所得149.5萬元,站上全台冠軍,甚至擠下台北市大安區,被房地產業者喻為「全台十大富人區」之首。

竹北科技新貴家長爭取的不只是一般高中,更是好高中

高收入高學歷家長,對於孩子的升學更是在意。新竹縣家長協會理事長葉信輝說,竹縣並未受到少子化的衝擊,反倒成為全國移入和新生人口最多的地區。

為因應就學需求,近3年內新增了一所國小、一所國中,約可收納890人,另擴建一所國中、正在新建一所國小和國中,合計可招收862人,再擴建兩所高中,約可多收190人,但仍舊無法完全滿足需求。

葉信輝說,目前國小、國中透過轉介,盡量讓孩子們可以就近入學。但高中狀況更加嚴重,「早在民國107年,當時協會理事長、現任教育局長楊郡慈已發覺高中不足的問題,寫了封陳情書給教育部長潘文忠,表達家長們的訴求,盡快新建高中或將現有的高中增額、擴編,達到就近入學目標。」

但由於新竹縣在全國15就學區當中,被劃在「竹竹苗」區,包括新竹縣、新竹市和苗栗縣,教育部國教署評估,三個行政區人口加起來合算,仍列入全國一致「調降班級人數」的範圍,也就是說,全區國中畢業生的所有升學管道是足夠的。

整體的高中收納量雖然足夠,但是住在竹北區的家庭若要讓孩子到苗栗就讀,必須先搭火車再等公車,單程至少要估一個半小時。

家住竹北、女兒去年會考選擇報名「基北區」、考上北一女天天通勤的夏芸媽媽就表示,台北有高鐵加捷運,車次固定時間也好預估,便利性很高,這是大多數家長較不考慮南下苗栗念高中的原因。

竹北區不只要爭取一般高中、還想讓孩子念「好高中」的家長,只能採取自力救濟。

新竹縣議員吳旭智說,這群「竹北新住民」真的很辛苦,十多年前移入時就發現國小的量體不夠,必須一邊趕工蓋校舍、一邊收學生;在工地上課已經很荒謬,沒想到孩子國小念完上國中,又得再去抗議一次,新建速度始終趕不上人口移入量,位在「熱區」的成功、勝利兩校被迫擴增招生額,擁擠到無法開出專科教室和運動場。

近年問題延伸到高中,竹竹苗區名校竹中、竹女,還有科學園區實驗中學,今年合計僅招收普通生1,202名,而根據免試入學委員會統計,今年會考竹竹苗 5A 人數大幅增加,推估約有2,138人,意味著以往 5A 可穩上的竹中、竹女,本屆至少要2個「+」以上才有機會。

而竹竹苗 5A 考生有可能還上不了前3志願,若是某科不小心多錯一題,從 A 掉到 B,志願落差會更大,僧多粥少下,此區已號稱「競爭比台北還激烈」,造成許多家長焦慮不已。

今年會考後,新竹家長發起連署建請現有高中職增班,尤其希望竹中、竹女能增加名額,長期則要積極推動新設高中職,並爭取台大附中、清大附中、台科大附工等頂大級來地方設校。

「竹北沒有少子化的問題,人愈來愈多,我們卻要跑到更遠的地方去上高中,竹中、竹女、實驗中學依教育部政策,反倒減少招收人數,這不合理吧?」吳旭智強調,政府既然要留住竹北精英人口,就該有教育、公共建設等配套措施。

「以前新竹縣沒有什麼錢,教育部也不會去補助地方設校,在地只有竹北、六家二所公立高中,導致優秀學生年年外流到台北、桃園」,地方人士認為,竹竹苗人口發展近十年來已有完全不同風貌,教育部應依照特殊的人口密度,重新調整、分配高中職資源。

搭高鐵跨區唸高中,成為新常態

從國小、國中一路到高中都得「搶」,在竹北住了十多年的「第一代移民」Grace,感受很深。

她說,大兒子五年前會考 4A1B 上了竹東高中,不但路途遠,得一早6:45出門搭校車,教學資源也與竹北、新竹的學校差很多;因此隔年決定讓小兒子坐高鐵去桃園念大園國際高中,因住家、學校都離高鐵站不遠,花的通勤時間反而比較短,車票有打折更不是問題,重要的是環境更有利於培養英語力和國際觀。

「在我們家長群組裡,的確有人讓孩子天天搭高鐵到台北念書,因為交通很方便、不麻煩啦!而且大家對教育是極度的重視」,從事補教業的 Grace 當年隨先生由台北移居竹北,她觀察此區家長普遍都有一定的專業成就,自我要求高,「覺得大家都蠻均質的吧,整個社區、走在路上遇到的大概都是園區工作的人,氣質和整體素質相近,營造出來的氛圍更是如此。」

竹北新一代移民帶動了量變與質變,也帶來各種稀缺。打開在地專屬的幾個 LINE 群組,天天都有數百則發問與討論,從打聽幼兒園評價到何時該遷戶籍、從公校教學問到私校上下課時間、從課內規劃問到課外補習與才藝課,各種大小事甚至求推薦優質的鋼琴家教、小兒科名醫,初來乍到者都得探聽門路,一一排隊爭取機會。

正因為資源有限,居民心中無形的焦慮更深。

一位匿名家長就說,「住在竹北真的很辛苦,到處找不到學校開放的籃球場,假日只好花錢帶孩子去上籃球課」,總是在施工的校內運動空間常態性被限縮,家長擔心成長中的孩子無處活動、紓壓,也頻頻在地方群組內求援。

家長們質疑,是否地方政府規劃慢半拍,未能超前佈署、滿足這股「逆少子化」的強大需求?

地方人士則私下指出,原本一片荒煙蔓草的竹北市,有空地卻沒錢,爭取不到設校經費,加上縣市首長每隔四至八年就換人,看不見長遠的發展藍圖。

移居竹北十多年的夏芸媽媽感慨,從女兒二、三歲上幼兒園就要漏夜排隊,一路國小、國中都在工地裡上學,總是等到沒學校念的問題來到眼前,政府才急就章趕緊蓋一排校舍,到底是縣市還是中央該負責?

新竹縣教育局長楊郡慈去年接受《親子天下》時無奈表示,竹北是全國所得相對很高的地方,但是所得稅屬於國稅,居民努力賺的錢、繳的稅多被國家收走了,而教育、生活等所有的在地需求卻要由縣市政府出力,認為財稅劃分法不均衡也不公平。

楊郡慈坦言,竹北地區過去10年一直在增校,「無時無刻不在工程中」,也向國教署提供了很多數據,定義出「教育新興區」的新訴求:凡人口持續增加的教育學區,從國小到高中都要擴校。

「我們109年做學區重劃時就知道量體不夠,學區再怎麼重劃也不能解決問題,只能同步修訂總量管制要點、新建校舍,盡量讓孩子可以就近入學」,楊郡慈這樣說。

立委林思銘曾邀請教育部、國發會等中央相關單位下鄉傾聽在地家長心聲,會後國教署副署長戴淑芬表示,請縣府今年就開始評估現有高中職學校增班的可行性,若後續有新設高中需求,國教署會盡力支持,提供必要的協助與支援。

吳旭智則代表地方人士回應,短期可從現有高中職增額因應,但勢必壓縮師生活動空間;長期來看仍應增設國立級高中,同時拉高社區型高中的整體素質,才能留住一年年增加的高中生人數。

新竹縣教育處則發文強調,縣府已斥資約2.3億元,讓當初設校時規劃每個年級招13班的竹北市成功國中,逐年拆教室增班,才順利於110學年度招收22班,硬是增加了七成收納量,大幅減少學區內排不進來的超額新生與抱怨,但仍須入籍該學區6年以上,方可能就讀。

地方分配到財源有限,且管轄權只到縣立高中;國立高中(如竹中、竹女、竹北高中)不論新增或擴建,都屬中央職權。

一躍而成全台首富的地方爸媽,不知該向哪個單位陳情抗議,只想問問教育配套措施何時能趕上?孩子何時可以不用再起個大早搭高鐵上學?

竹北居,大不易。一波又一波的新生代家長隨工作而來,最期盼的是孩子都能安心就學,擁有合理的學習資源,與不再擁擠的校園空間。

竹縣議會超過2/3議員連署 籲台大撥用竹北校區5公頃設置高中

By 最新新聞

民眾網方健龍新竹報導】新竹縣議會18日進行最後一天第4屆臨時會,吳旭智議員與張良印議員共同提案,希望縣府相關單位能積極與台大溝通,撥用5公頃竹北校區用地以設置高中。吳旭智指出,台大竹北校區用地閒置多年,多數民眾非常關心,特別是近幾年來,竹縣家長們有感於設置高中的急迫性,提出希望縣府能積極爭取校地以設置高中的想法!

吳旭智議員強調,之前民意所訴求的台大附中,在7月時透過立法委員林思銘的安排與台大校方進行協調溝通,及7/17經台大與新竹縣政府8人小組會議討論時,台大當局明確表達其專長乃在於高等教育,而非中等教育,目前暫無設置附中的規劃。吳旭智並建議,倘若台大無意建置附中,請台大能把校地撥出部分,讓新竹縣政府得以自行設置!

「幾乎沒有議員反對台大應該好好善用竹北校區用地!」吳旭智強調,希望台大可以善盡大學社會責任,尤其目前全台少子女化情形嚴重,台大未來擴校的機會著實不高,雖說台大欲規劃生態校園與風雨球場,惟其急迫性跟必要性實遠不如撥用校地與縣府合作,共同解決現下新竹縣最迫切高中不足的問題。

吳旭智更強調,今年將是最關鍵的一年,至民國116年時,竹竹苗地區有近3千人國中畢業後,可能沒有高中可讀。若今年沒有針對高中校地的具體結論,「明年之後就來不及了!」再加上今年入推會決議國中超額比序的制度完全沒有修改,家長反映都市樣態不斷改變,教育的相關配套措施卻無具體進展,許多家長已經打算離開新竹縣,為了孩子遠赴台北、台中就讀,這其中最大的原因,就是因為新竹縣高中不足所導致的結果。

吳旭智呼籲,希望台大能夠真正傾聽在地民意,善盡大學社會責任,在即將召開的校務會議上,仔細討論此事,做出讓新竹縣民都能感到滿意且備受肯定的決定!

《圖說》新竹縣議員吳旭智在議會臨時會中提案,希望縣府相關單位能積極與台大溝通,撥用5公頃竹北校區土地,作為設置高中用地。(圖/吳旭智縣議員提供)
《圖說》新竹縣議員吳旭智在議會臨時會中提案,希望縣府相關單位能積極與台大溝通,撥用5公頃竹北校區土地,作為設置高中用地。(圖/吳旭智縣議員提供)
《圖說》根據台大目前說法,竹北校區用地將規劃生態校園與風雨球場。(圖/吳旭智縣議員提供)
《圖說》根據台大目前說法,竹北校區用地將規劃生態校園與風雨球場。(圖/吳旭智縣議員提供)

民代盼台大撥竹北校地 設置高中

By 最新新聞

中國時報/邱立雅】  

新竹縣議會臨時會中過半議員連署,希望台大竹北校區能撥用設置高中,解決在地入學需求。(吳旭智提供/邱立雅竹縣傳真)
新竹縣議會臨時會中過半議員連署,希望台大竹北校區能撥用設置高中,解決在地入學需求。(吳旭智提供/邱立雅竹縣傳真)

新竹縣高中不足讓家長憂心,縣議員吳旭智統計,2027年竹竹苗將有近3000人國中畢業後恐無高中就讀,18日新竹縣議會臨時會中,過半議員連署希望台灣大學能撥用5公頃竹北校區來設置高中,縣府表示會持續與台大溝通,並希望台大給予回應。

 

台大竹北校區用地閒置多年,吳旭智指出,近幾年因竹縣家長們有感於設置高中的急迫性,希望縣府能積極爭取校地以設置高中。之前民意所訴求的台大附中,上月經台大與新竹縣政府8人小組會議討論時,台大當局明確表達其專長在於高等教育,而非中等教育,目前暫無設置附中的規畫。

 

吳旭智建議若台大無意建置附中,請台大能把校地撥出部分,讓新竹縣政府得以自行設置。議員甄克堅也表示,若台大不願設高中,新竹縣也可以自己設,甚至成立竹科高中也可。

 

日前新竹縣府透過與台大協議組成「推動國立台灣大學竹北分部建設工作小組」,評估台大設立附中的可行性,於7月17日召開第1次會議,會議中台大副校長張上淳表示設立附中恐力有未逮。

 

教育局長楊郡慈表示,當時會議台大有承諾後續以相關課程協作,至於設置高中一事縣府會持續跟台大溝通,後續的會議也在聯繫中。行政處長周秋堯則表示,當時會議希望台大3個月內要有相關回應,若無設附中配套,希望台大能讓縣府成立高中。

 

吳旭智盼台大可以善盡大學社會責任,尤其全台少子女化情形嚴重,台大未來擴校的機會著實不高,雖說台大欲規畫生態校園與風雨球場,但急迫性跟必要性遠不如撥用校地與縣府合作,共同解決現下新竹縣最迫切高中不足的問題,也請縣府拿出態度積極強勢跟台大溝通,捍衛竹縣縣民權益。

新竹縣議員連署 呼籲台大撥竹北校地設高中

By 最新新聞

台大竹北校區設置多年卻進展緩慢,地方呼籲校方撥校地設高中解決在地教育需求。記者巫鴻瑋/攝影
新竹縣竹北市因人口快速增長,使得民眾對教育資源的需求不斷增加,尤其高中面臨不足已讓不少家長憂心,為此便有超過3分之2新竹縣議員連署,呼籲台大能夠撥用5公頃竹北校區用地設置高中,若台大無意自行建置,也請台大讓新竹縣府建置。

 

縣議員吳旭智表示,台大竹北校區位於竹北市中心精華地段,但校區用地閒置多年,已經引起地方民眾高度關心,特別是近幾年來,新竹縣的家長們有感於設置高中的急迫性,提出希望縣府能積極爭取校地以設置高中的想法。

 

吳旭智指出,立委林思銘曾在上月拜會台大副校長張上淳,並表達新竹縣希望台大在竹北設立附中的想法,不過張上淳以校地已有規畫為由並未應允設附中。上月17日台大與新竹縣府與8人小組會議上,台大也明確表達其專長乃高等教育,而非中等教育,目前台大暫無設置附中的計畫。

 

吳旭智認為,若此時不盡快設立高中、擴充高中教育量能,到了2027年,竹竹苗地區將有近3000名學生國中畢業後可能沒有高中可讀,今年是最關鍵的一年,且新竹地區國中超額比序制度完全沒有修改,使得許多家長已經打算離開新竹縣,送孩子遠赴台北、台中就讀,其根本原因就是新竹縣高中不足所導致。

 

吳旭智呼籲台大善盡大學社會責任,尤其目前全台少子女化情形嚴重,台大未來擴校的機會著實不高,雖台大欲在竹北校區規畫生態校園與風雨球場,但其急迫性跟必要性實遠不如撥用校地與新竹縣府合作,共同解決現下新竹縣最迫切高中不足的問題。

竹縣議員籲撥地設高中 台大:審慎面對各界建議

By 最新新聞
中央社記者陳至中台北18日電)新竹縣議員連署,呼籲台灣大學撥出5公頃竹北校區用地設置高中,以因應當地需求。台大校方今天晚間回應,相關土地都有具體的安排和計畫,但會審慎面對各界的建議。

新竹縣議會今天開臨時會,新竹縣議員吳旭智與張良印提案,為解決竹縣學生數急增問題,希望台大能撥用5公頃竹北校區用地設置高中,若台大無意自行建置,請改由新竹縣府設立。

對此,台大以文字回應指出,台大對相關土地使用都有具體的安排與計畫,會持續與竹北校區所在地的主管機關溝通說明並爭取支持。對於各界的建議,也會審慎面對並加以記錄。

根據台大竹北分部籌備小組網頁公布的資訊,竹北校區源自於民國89年由新竹縣府有償撥用的22公頃土地,台大規劃設置產學合作研究園區、教學單位與推廣教育中心等,目前已落成產學合作研發大樓「碧禎館」;另一棟教學行政大樓因金融危機,原先答應捐贈的企業處境困難,待經濟全面復甦,捐贈可望到位。

今年6月,台大修改標案金額後第2次公開招標「竹北校區部校門與周邊環境及進修推廣教育大樓新建工程」,但因無廠商投標而流標。(編輯:管中維)1120818

竹縣議員提案 盼台大撥竹北校地設高中

By 最新新聞

竹縣議員提案 盼台大撥竹北校地設高中

國民黨新竹縣議員吳旭智18日在議會臨時會中提案表示,為解決竹縣學生數急增問題,盼台大能撥用5公頃竹北校區用地設置高中,若台大無意自行建置,盼改由縣府設立。中央社記者郭宣彣攝 112年8月18日
國民黨新竹縣議員吳旭智18日在議會臨時會中提案表示,為解決竹縣學生數急增問題,盼台大能撥用5公頃竹北校區用地設置高中,若台大無意自行建置,盼改由縣府設立。中央社記者郭宣彣攝 112年8月18日

中央社記者郭宣彣新竹縣18日電)新竹縣議會今天開臨時會,新竹縣議員吳旭智與張良印提案,為解決竹縣學生數急增問題,盼台大能撥用5公頃竹北校區用地設置高中,若台大無意自行建置,請改由新竹縣府設立。

對此新竹縣政府教育局今天向中央社記者表示,縣府於7月17日與台大進行專案小組會議,會議決議提到評估台大設立附中,若無法設立附中,同步評估生醫園區實驗高中或於台大竹北校地內移撥3至5公頃土地予縣府,要求台大3個月內回覆。

新竹縣議員吳旭智向中央社記者表示,台大竹北校區用地閒置多年,但竹縣學生人口數持續增加,竹竹苗地區推估至民國116年時將近3000名學生從國中畢業,因此目前地方對於設置高中有急迫性。

吳旭智說,希望縣府能和台大溝通,台大能撥用5公頃竹北校區用地以設置高中,若無法盡快在地增設高中,家長為孩子就學還得前往其他縣市就讀,相當不便。

吳旭智表示,台大過去打算在此規劃生態校園與風雨球場,不過受到少子女化情形嚴重,台大未來至新竹縣擴校機會不高,但竹縣對於設置新的高中很有急迫性,盼台大能撥用校地與縣府合作設置高中,才是地方所需。

新竹縣長楊文科日前透過新聞資料指出,為因應竹縣學生的需求,若台大無法設附中,要求台大將既有22公頃校地中,移撥至少3至5公頃土地給縣府興建高中,並請台大於3個月內給予回應,以利縣府後續規劃興建並編列相關預算支應,期望於116學年度前完成校舍興建。

縣府於民國89年同意有償撥用竹北市大學段1地號縣有土地(22公頃)給台大設置竹北分部,並於民國90年完成土地撥用。

交通不便 新竹學生捨苗栗讀台北

By 最新新聞
【 
新竹縣竹北市人口激增,多年來面臨就學壓力,1名竹北家長認為,在竹竹苗學區「其實很難跨到苗栗」,主要是因為新竹到苗栗學校的大眾運輸交通不方便,來回需要花1.5小時到2小時,不少學生選擇遠赴台北就讀,因為搭高鐵轉捷運還比較快。

 

多名關心教育議題的縣議員昨也參與立院教育及文化委員會考察行程,議員吳旭智提及,今年國中會考後接到不少家長回饋,同樣反映寧願讓孩子到台北、台中就讀,不僅是因為在地高中不夠念,也是考量新竹往苗栗交通不便等因素,竹縣應好好思考如何留下在地人才。

 

吳旭智期待縣市合作,目前新竹縣立高中已在增班,但公立高中必須更快,「等到兩年後就來不及了」。即便增班、增額來緩解人口增加問題,也要考慮學生是否在擁擠的就學空間。

 

縣議員林禹佑建議政府除了考慮台大和台科大用地,也可盤點生醫園區的腹地設校可能。縣議員林碩彥、竹北市民代表游雅婷則分別提出檢視通才教育公平性、拋出數位高中的構想。

 

針對新竹地區反映的教育需求,國教署副署長戴淑芬說,國教署看見竹北人口增長的需求,已經補助竹縣16.8億元增設國中小學校,是否還要增設高中?仍須評估。

竹縣高中校舍不敷使用 立委爭取台大、台科大撥校地設高中

By 最新新聞

【民眾網方健龍新竹報導】新竹縣近年來國中、小就學人數大幅成長超過20%,縣內各類高中職校舍空間不足困境已浮出檯面。繼五月中旬邀請教育部國教署、國發會社會發展處等中央相關單位,來新竹縣傾聽在地家長們心聲後,新竹縣立法委員林思銘15日再度邀集教育部高教司、縣府教育局及多所大學代表,共同研商臺大竹北分部及臺科大新竹分部校地撥用是否可行。

立委林思銘表示,接續上個月討論新竹縣高中校舍將不敷使用問題,15日再度邀請教育部高教司和技術及職業教育司、國立臺灣大學、國立臺灣科技大學及其新竹分部、縣政府教育局及行政處、新竹縣議員吳旭智及林禹佑等,共同研商臺大竹北分部及臺科大新竹分部校地撥用是否可行。

包括臺大副總務長徐炳義及臺科大副校長劉志成皆表示說,因學校校地其實都已有開發計畫,對於能否設立附中,須再審慎研議,但對於協助培育國家未來人才,兩校皆表示絕對會給予最大的支援。

林思銘強調,新竹縣家長們頻頻反應希望孩子們能就近就學,竹縣學子的就學問題、校舍空間不足等問題,政府及學校都應該正視!他積極建議台大可再詳細研議有關「是否能夠提供校地給縣府作為高中用地」議題,也請台大在7月17日與縣府會召開工作小組會議時,務必將此議題納入討論,台大代表當下也表示同意會將此議題納入討論。

林思銘強調,針對此項議題,他建議應分設工作小組及審議小組,由工作小組廣納各界意見,來更有效、更完善地解決新竹縣高中校舍不足的問題。

《圖說》竹縣立法委員林思銘邀集教育部高教司、縣府教育局及多所大學代表,共同研商臺大竹北分部及臺科大新竹分部校地撥用是否可行。(圖/立法委員林思銘提供)
《圖說》竹縣立法委員林思銘邀集教育部高教司、縣府教育局及多所大學代表,共同研商臺大竹北分部及臺科大新竹分部校地撥用是否可行。(圖/立法委員林思銘提供)
《圖說》立委林思銘(中)與吳旭智(右二)、林禹佑(左二)縣議員大力爭取竹縣準高中學子能就近就學。(圖/立法委員林思銘提供)
《圖說》立委林思銘(中)與吳旭智(右二)、林禹佑(左二)縣議員大力爭取竹縣準高中學子能就近就學。(圖/立法委員林思銘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