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All Posts By

mackenziewang

竹縣特教生獨輪車訓練第六屆結業成果展 學長姐回來陪學弟妹一起練習

By 最新新聞

記者鄧宜/新竹報導

第六屆兒童專注力與情緒管理訓練獨輪車日前舉辦結業成果發表,十多位本屆新生與過去幾屆的學長姐共20多位學子帶來精彩的成果呈現,除了精彩表演外,家長、孩子們分享自己練習獨輪車後在個性、情緒、在校表現的變化,更是感動全場。

推動特教生學習獨輪車運動的新竹縣議員吳旭智表示,根據2023年10月衛生福利部的資料指出,我國ADHD盛行率為9.02%,但只有1.62%的人接受醫療診斷,僅1%的人接受完整的治療。這些數據顯示,ADHD在我國仍處於低診斷以及治療不足的狀況。經過適當的治療後,有90%的ADHD孩子其症狀能夠獲得改善。因此,提升民眾對於ADHD的認識以及辨識、引導並協助ADHD孩子就醫治療,已是刻不容緩的議題。

吳旭智指出,以新竹縣112年的統計資料,國小學童有40410人,若以比例來看,有ADHD傾向的也相當多,因此還有很多對象並沒有受到照顧與協助。而特教生透過獨輪車訓練,可提升幫助孩子的專注力與情緒管理能力。

這項訓練自開辦以來,參與的孩子從原本只接受一學期的訓練,到現在已經有一群訓練有素的孩子,能在重要的場合進行表演。今年上半年,教育局安排這些孩子參加兩場大型活動的開場表演,分別是「竹縣身障生體適能運動會」及「國民中小學適應體育滾球比賽」,展現出他們的技藝與進步。教育局特教科長范貴蟬說,鼓勵小朋友繼續努力練習,教育局會持續提供給孩子們表演的舞台。

吳旭智強調,活動能夠順利舉辦,離不開教練與志工的努力與奉獻。尤其是臺北市教育關懷協會的理事長尹玉娟,更是重要的靈魂人物,他們在孩子的訓練過程中,不僅要輔導技術上的難題,更重要的是在孩子跌倒時給予關懷與鼓勵,幫助孩子們一次次站起來,每周陪伴他們。

尹玉娟表示,其實這些特教的孩子我們只需要給他們愛心跟耐心,不要放棄他們,讓他們繼續往前走,當他們突破那個口的時候,他們就會變得不一樣。

家長回饋孩子的改變時說,發現孩子學習獨輪車後挫折忍受度增加了,以後他們就願意接受失敗、會嘗試很多任何新的東西。加上這裡面大家都是一樣的孩子,他們可以學習人際關係,怎麼跟人的互動,大家都會變成好朋友。

吳旭智說,這次比較特別,有許多學長姐在訓練的最後幾周,加入練習的行列,一起陪伴這學期的學員練習。更有一位第一屆的學員,目前已經就讀竹中,發心來當志工,連續十八週陪著學弟妹一起練習,並說看學弟妹一周一周進步就覺得相當興奮,最後看著他們成果發表的展現,覺得好有成就感!

吳旭智指出,感謝社會各界的支持,包括新竹縣有智一同未來教育發展協會、新竹市映興國際同濟會、榮宗科技以及新竹縣托嬰協會等各界善心人士的支持,使這項有意義的活動得以持續推廣。期待未來能招募更多教練與志工,將這份愛心傳遞給更多有需要的孩子,讓他們也能夠在獨輪車的訓練中受益,成長茁壯。

特教生訓練騎獨輪車獲自信 學長姊當志工回饋

By 最新新聞
 新竹縣在社會各界的支持下,推動兒童專注力與情緒管理訓練-獨輪車,今年邁入第6屆。(吳旭智團隊提供)

新竹縣在社會各界的支持下,推動兒童專注力與情緒管理訓練-獨輪車,今年邁入第6屆。(吳旭智團隊提供)

記者廖雪茹/新竹報導〕新竹縣在社會各界的支持下,推動兒童專注力與情緒管理訓練-獨輪車,今年邁入第6屆,不僅能應邀公開表演,今年還有學長姊特地回來當志工,18週全程參與,協助學弟妹們從完全不會,到自信的騎上獨輪車前行。

長期推動特教生獨輪車訓練的縣議員吳旭智表示,獨輪車訓練自開辦以來,參與的孩子從原本只接受一學期的訓練,到現在已經有一群訓練有素的孩子,能在重要的場合進行表演,像是今年學員即應邀在新竹縣身障生體適能運動會及國中小學適應體育滾球比賽,展現技藝。

吳旭智指出,透過獨輪車訓練,有助於特殊氣質孩子的專注力與情緒管理能力。孩子們和其家長,分享練習獨輪車後在個性、情緒、在校表現的變化,令人感動。

有家長回饋孩子學習獨輪車後的變化:挫折忍受度增加了,願意接受失敗、嘗試新的事物。此外,孩子們在團體活動中,學習人際關係,怎麼跟人的互動,進而變成好朋友。

「原來我有一件事情可以做這麼棒!」A孩子平時容易焦慮、擔心,學校老師發現A孩子學習獨輪車後,變得有自信,學校更提供孩子們在全校面前表演的機會。

今年有多名學長姊回來幫助新生一起學習,其中,一名學長去年升上高中,會考5A7+考上竹中,這次回來當志工18周全程參與,協助學弟妹們從不會到騎上獨輪車,心中覺得很有成就感。

台北市教育關懷協會理事長尹玉娟強調,在孩子的訓練過程中,不僅要輔導技術上的難題,更重要的是在孩子跌倒時給予關懷與鼓勵,幫助孩子們一次次站起來;只要不放棄,讓他們繼續往前走,當他們突破關卡,就會變得不一樣。

教育局和師生們感謝社會各界的支持,包括新竹縣有智一同未來教育發展協會、新竹市映興國際同濟會、榮宗科技以及新竹縣托嬰協會等,使這項有意義的活動得以持續推廣。也期待未來能招募更多教練與志工,將這份愛心傳遞給更多有需要的孩子。

新竹縣在社會各界的支持下,推動兒童專注力與情緒管理訓練-獨輪車,今年邁入第6屆。(吳旭智團隊提供)新竹縣在社會各界的支持下,推動兒童專注力與情緒管理訓練-獨輪車,今年邁入第6屆。(吳旭智團隊提供)

在獨輪車訓練過程中,教練不僅要輔導技術上的難題,更要在孩子跌倒時給予關懷與鼓勵,幫助孩子們一次次站起來。(吳旭智團隊提供)在獨輪車訓練過程中,教練不僅要輔導技術上的難題,更要在孩子跌倒時給予關懷與鼓勵,幫助孩子們一次次站起來。(吳旭智團隊提供)

曾參與獨輪車訓練的學長姊特地回來當志工,18週全程參與,協助學弟妹們從完全不會,到自信的騎上獨輪車前行。 (吳旭智團隊提供)曾參與獨輪車訓練的學長姊特地回來當志工,18週全程參與,協助學弟妹們從完全不會,到自信的騎上獨輪車前行。 (吳旭智團隊提供)

曾參與獨輪車訓練的學長姊特地回來當志工,18週全程參與,協助學弟妹們從完全不會,到自信的騎上獨輪車前行。 (吳旭智團隊提供)曾參與獨輪車訓練的學長姊特地回來當志工,18週全程參與,協助學弟妹們從完全不會,到自信的騎上獨輪車前行。 (吳旭智團隊提供)

在獨輪車訓練過程中,教練不僅要輔導技術上的難題,更要在孩子跌倒時給予關懷與鼓勵,幫助孩子們一次次站起來。(吳旭智團隊提供)在獨輪車訓練過程中,教練不僅要輔導技術上的難題,更要在孩子跌倒時給予關懷與鼓勵,幫助孩子們一次次站起來。(吳旭智團隊提供)

竹縣特教生獨輪車訓練第六屆結業成果展

By 最新新聞
竹縣特教生獨輪車訓練第六屆結業成果展,學長姐回來陪學弟妹一起演出,這些孩子也因獨輪車訓練而變得更穩定。(記者彭新茹攝)

第六屆兒童專注力與情緒管理訓練獨輪車日前舉辦結業成果發表,十多位本屆新生與過去幾屆的學長姐共二十多位學子帶來精彩的成果呈現,除了精彩表演外,家長、孩子們分享自己練習獨輪車後在個性、情緒、在校表現的變化,更是感動全場。

推動特教生學習獨輪車運動的新竹縣議員吳旭智表示,根據去年十月衛生福利部的資料指出,我國ADHD盛行率為百分之九點0二,但只有百分之一點六二的人接受醫療診斷,僅百分之一的人接受完整的治療。這些數據顯示,ADHD在我國仍處於低診斷以及治療不足的狀況。經過適當的治療後,有百分之九十的ADHD孩子其症狀能夠獲得改善。因此,提升民眾對於ADHD的認識以及辨識、引導並協助ADHD孩子就醫治療,已是刻不容緩的議題。

吳旭智指出,這項訓練自開辦以來,參與的孩子從原本只接受一學期的訓練,到現在已經有一群訓練有素的孩子,能在重要的場合進行表演。今年上半年,教育局安排這些孩子參加兩場大型活動的開場表演,分別是「竹縣身障生體適能運動會」及「國民中小學適應體育滾球比賽」,展現出他們的技藝與進步。

教育局特教科長范貴蟬說,鼓勵小朋友繼續努力練習,教育局會持續提供給孩子們表演的舞台。

家長回饋孩子的改變時說,發現孩子學習獨輪車後挫折忍受度增加了,以後他們就願意接受失敗、會嘗試很多任何新的東西。加上這裡面大家都是一樣的孩子,他們可以學習人際關係,怎麼跟人的互動,大家都會變成好朋友。

吳旭智說,這次比較特別,有許多學長姐在訓練的最後幾周,加入練習的行列,一起陪伴這學期的學員練習。更有一位第一屆的學員,目前已經就讀竹中,發心來當志工,連續十八週陪著學弟妹一起練習,並說看學弟妹一周一周進步就覺得相當興奮,最後看著他們成果發表的展現,覺得好有成就感!

特教生獨輪車第六屆訓練結業 學長姐攜手學弟妹展成果

By 最新新聞
特教生獨輪車訓練第六屆結業成果展,學長姐帶動學弟妹20多人帶來精彩成果表演。(吳旭智團隊提供/羅浚濱新竹傳真)
特教生獨輪車訓練第六屆結業成果展,學長姐帶動學弟妹20多人帶來精彩成果表演。(吳旭智團隊提供/羅浚濱新竹傳真)

注意力不足過動症(ADHD)的孩子,在台灣仍處於低診斷及治療不足狀況,縣議員吳旭智長期推動特教生獨輪車訓練,日前在新社國小舉辦第六屆兒童專注力與情緒管理訓練-獨輪車結業成果展,10多位新生與過去幾屆的學長姐,20多人帶來精彩的成果表演。

吳旭智表示,衛福部資料顯示,台灣注意力不足過動症(ADHD)盛行率為9.02%,但只有1.62%接受醫療診斷,僅1%接受完整治療,顯示ADHD在台灣仍處於低診斷及治療不足狀況。

吳旭智指經過適當治療後,有90%的ADHD孩子症狀能夠獲得改善,因此提升民眾對ADHD的認識及辨識、引導並協助ADHD孩子就醫治療,已是刻不容緩的議題。

吳旭智指透過獨輪車訓練,幫助有ADHA傾向孩子的專注力與情緒管理能力,自開辦以來,參與的孩子從原本只接受1學期訓練,到現在已成一群訓練有素的孩子,能在重要的場合進行表演,家長也能感受孩子們練習獨輪車後,在個性、情緒、在校表現的變化。

教育局今年上半年安排這些孩子參加「縣竹縣身障生體適能運動會」及「國民中小學適應體育滾球比賽」兩場大型活動,展現他們的技藝與進步。教育局特教科長范貴蟬肯定活動能夠辦到第六屆,指教育局會持續提供給孩子們表演的舞台!

「台北市教育關懷協會理事長尹玉娟,更是重要的靈魂人物!」吳旭智說,在孩子的訓練過程中,尹理事長輔導技術上的難題,更重要的是在孩子跌倒時給予關懷與鼓勵,幫助孩子們一次次站起來!

尹玉娟表示,特教孩子需要給他們愛心跟耐心,只要不放棄,讓他們繼續往前走,當他們突破那個口的時候,就會變得不一樣。

竹縣議員指橋下空間閒置應利用 高鐵:招商中

By 最新新聞

竹縣議員指橋下空間閒置應利用 高鐵:招商中

By 最新新聞

竹縣議員指橋下空間閒置應利用 高鐵:招商中

國民黨新竹縣議員吳旭智(左)說,高鐵橋下的閒置空間至今未能有效利用,有民眾建議可作為青少年的運動空間或打造成藝文特區等,為此他日前邀新竹縣政府交通旅遊處等相關單位會勘。(吳旭智團隊提供)中央社記者郭宣彣傳真  113年6月19日
國民黨新竹縣議員吳旭智(左)說,高鐵橋下的閒置空間至今未能有效利用,有民眾建議可作為青少年的運動空間或打造成藝文特區等,為此他日前邀新竹縣政府交通旅遊處等相關單位會勘。(吳旭智團隊提供)中央社記者郭宣彣傳真 113年6月19日
中央社記者郭宣彣新竹縣19日電)國民黨新竹縣議員吳旭智今天說,高鐵橋下的閒置空間,至今未能有效利用,建議可串連新瓦屋等打造完整藝文休憩廊帶。高鐵新竹站說,部分橋下空間用為停車場,其餘招商中。

吳旭智告訴中央社記者,多年來許多民眾反映,高鐵橋下的閒置空間未能得到有效利用,有民眾建議可作為青少年的運動空間或打造成藝文特區等,為此他日前邀新竹縣政府交通旅遊處等相關單位會勘,以利後續規劃。

吳旭智表示,高鐵橋下部分空間已閒置多時,高鐵也應朝多元思考方向進行,如能於高鐵橋下規劃藝文空間運用,以吸引藝術家駐地創作、藝文表演等,如此一來也能與新瓦屋串連,打造完整藝文休憩廊帶。

對此,高鐵新竹站告訴中央社記者表示,高鐵橋下的開發會依據車站附近環境發展及市場需求進行評估,以達空間使用最大效益。

高鐵新竹站說,目前有關高鐵新竹站部分橋下空間用地已招商作為停車場使用,其餘橋下空間正積極辦理招商中。(編輯:李淑華)1130619

新竹高鐵橋下空間利用 議員吳旭智建議高鐵應與竹縣府共同合作

By 最新新聞
新竹高鐵橋下空間利用,議員吳旭智(中)建議高鐵應與竹縣府共同合作,讓此區域成為具有人文素養之處。(記者彭新茹攝)

   記者彭新茹/新竹報導

     新竹縣議員吳旭智指出,多年來許多民眾反映,高鐵橋下的閒置空間一直未能得到有效利用。有些人建議將其作為青少年的運動空間,甚至有人提出打造一個藝文特區的構想。為此,吳旭智特別請縣府工務處、產發處舉辦會勘,邀請高鐵公司、公所、共同會勘商討此事。

     吳旭智說,可以理解高鐵有其營運的考量,但該地區已閒置多時,目前的營利計劃也尚未有具體的時間表。因此,強烈建議高鐵單位可以有更多元的思維,例如過去高鐵也曾經提出台灣高鐵藝術計畫。於新竹高鐵橋下帶動表演藝術能量、吸引藝術家駐地創作,那麼從高鐵到新瓦屋再到東興圳,就會形成一個完整的藝文休憩廊帶。
高鐵新竹站表示,高鐵橋下空間之開發,會依據車站周邊環境發展及市場需求進行評估,以達空間使用最大效益。目前有關高鐵新竹站周邊橋下部分用地已招商作為停車場使用,其他橋下空間正積極辦理招商中。高鐵橋下之其他路段,如有公益用途需求,亦可向交通部鐵道局申請,施作公園綠美化等,提供附近民眾整齊清潔舒適的休憩空間。

     另外,該地旁邊的用地屬於台鐵所有,雖然台鐵同意該地可以做運動場地使用,但是基於安全考量高鐵軌道六十公尺以內,依規定不能設置球類球場。吳旭智議員也建議,高鐵、台鐵用地要如何運用,應該要整體考量。

     這次會勘,為未來高鐵橋下空間的利用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竹北地區發展快速,吳旭智議員強調,希望縣府可以超前部署,讓該空間能夠得到更好的利用,造福更多民眾。

竹北高鐵橋下空間開發計劃啟動 尋求多元使用方式

By 最新新聞
竹北市高鐵橋下道路閒置空間一直未有效使用,縣議員吳旭智(中)邀縣府工務處、產發處及高鐵公司共同會勘。(羅浚濱攝)
竹北市高鐵橋下道路閒置空間一直未有效使用,縣議員吳旭智(中)邀縣府工務處、產發處及高鐵公司共同會勘。(羅浚濱攝)
竹北市高鐵橋下道路閒置空間一直未有效使用,縣議員吳旭智辦會勘後,認空間利用提供更多的可能性,希望縣府超前部署,讓該閒置空間能做更好的利用。(羅浚濱攝)
竹北市高鐵橋下道路閒置空間一直未有效使用,縣議員吳旭智辦會勘後,認空間利用提供更多的可能性,希望縣府超前部署,讓該閒置空間能做更好的利用。(羅浚濱攝)

竹北市高鐵橋下道路開闢後,橋下閒置空間一直未有效使用,地方希望規畫做為青少年運動或藝文空間,高鐵公司則有意做停車場等做營利使用,縣議員吳旭智日前邀縣府工務處、產發處及高鐵公司共同會勘,希望縣府超前部署,讓該空間能夠得到更好的利用,造福更多民眾。

吳旭智表示,多年來許多民眾反映,高鐵橋下的閒置空間一直未能得到有效利用,地方民眾有建議做為青少年運動空間,也有提出打造一個藝文特區的構想,希望共同會勘商討此事,讓閒置空間使用功能極大化。

高鐵新竹站表示,高鐵橋下空間之開發,會依據車站周邊環境發展及市場需求進行評估,以達空間使用最大效益。目前有關高鐵新竹站周邊橋下部分用地已招商作為停車場使用,其他橋下空間正積極辦理招商中。高鐵橋下之其他路段,如有公益用途需求,亦可向交通部鐵道局申請,施作公園綠美化等,提供附近民眾整齊清潔舒適的休憩空間。

吳旭智指能理解高鐵公司有其營運考量,但高鐵橋下地區已閒置多時,目前高鐵公司的營利計畫也尚未有具體時間表,他強烈建議高鐵公司對閒置空間有更多元的思維。 吳旭智舉過去高鐵公司也曾經提出台灣高鐵藝術計畫,若能在新竹高鐵橋下帶動表演藝術能量、吸引藝術家駐地創作,從新竹高鐵站到新瓦屋再到東興圳,就會形成一個完整的藝文休憩廊帶。

會勘發現,該地旁邊用地屬台鐵所有,雖然台鐵同意可做運動場地使用,但基於安全考量高鐵軌道60公尺以內,依規定不能設置球類球場。吳旭智建議高鐵、台鐵閒置用地要如何運用,應該要整體考量。

吳旭智指竹北地區發展快速,這次會勘為高鐵橋下空間的利用,提供更多的可能性,希望縣府超前部署,讓該閒置空間能做更好的利用。

自行車肇事激增 吳旭智籲廣設通勤自行車道

By 最新新聞
新竹縣議員吳旭智3日表示,新竹縣常有自行車與汽機車爭道情形,呼籲新竹縣政府盤點檢討所有自行車道的現況與問題。(圖/吳旭智辦公室提供)
新竹縣議員吳旭智3日表示,新竹縣常有自行車與汽機車爭道情形,呼籲新竹縣政府盤點檢討所有自行車道的現況與問題。(圖/吳旭智辦公室提供)
[周刊王CTWANT] 新竹縣議員吳旭智3日表示,微笑單車YouBike在新竹縣上路2年以來,自行車騎士受傷比例不降反增,呼籲新竹縣政府應優先盤點危險路段,盡速改進。

據了解,YouBike自2022年06月在新竹縣上路以來已滿2年,成為不少民眾日常通勤選擇,累積已將近200萬人次使用,而自行車道不足等衍生問題,卻引起不少批評。

對此,新竹縣府交旅處長陳盈州表示,新竹縣正在研究「上位指導計畫」,讓未來建置自行車道或標線畫設時,直接有定型化明確指引參考,並可同時根據竹北市區自行車通學通勤需求及路段規畫路網。

吳旭智表示,民眾沒有時間等縣府完成這些計畫,因為通勤意外幾乎每天都在發生,尤其竹北中華路以及興隆路沒有自行車道的一側更是事故熱點,加上竹北市內還有很多這樣沒有專用道的路段都是潛在風險,縣府應立即盤點危險路段,優先改進。

吳旭智拿出資料直指,根據2024年3月新竹縣道路交通安全聯繫會議資料顯示,竹北的各項交通意外傷亡都降低,唯獨自行車騎士的受傷比例不降反升,與去年同期相比,單月騎乘自行車而受傷的人數,竟多了1倍,這就是微笑單車普及後,立刻需直面的問題,安全不容打模糊仗。

吳旭智建議,不妨在人行道、人車共道的路面增加標線標誌,區隔出步行空間與騎乘空間。若像中華路等沒有人行道的路段,自行車被迫與大車爭道,就需要用另外手段設置專用自行車道、人行道以確保人車安全。

對此,縣長楊文科坦言,新竹縣YouBike上路前沒有做好配套,但既然YouBike已經上路一段時間,且獲得不少好評,為了民眾安全起見,交旅處「上位指導計畫」就必須盡速完成,近日則應先就有迫切需要改善的路段、事故熱點,研究如何進行改善、是否可以退縮車道,挪出空間做自行車專用道,先以試行方案,在柏油路刨除更新時一併做起來,縣府刻正處理中,近日就會公布初步盤點結果。

每日耗4小時通學 竹北公車調整吳旭智有解

By 最新新聞
新竹縣議員吳旭智7日表示,應該增加公路客運「5673」班次,縮短竹北與竹東通學時間。(圖/吳旭智辦公室提供)
新竹縣議員吳旭智7日表示,應該增加公路客運「5673」班次,縮短竹北與竹東通學時間。(圖/吳旭智辦公室提供)
[周刊王CTWANT] 新竹縣議員吳旭智7日表示,竹北地區每日有上百名中學生,必須往返4小時到竹東高中就學,盼能調整縣轄公車路線,或加開5673公路客運,加強疏運接駁。

大新竹地區人口激增,但大眾運輸不發達,加上新冠疫情後,不少公車司機改從事物流業,客運業大鬧司機荒,影響搭公車民眾通勤權益。吳旭智舉例,以竹東高中學生來說,縣治竹北市每日有上百名學生,每天往返得花4小時,盼能適時調整路線因應。

據了解,能到達竹東高中的公車客運有「5608」、「5673」共2條路線,前者因路線較彎繞,自竹北到目的地單趟車程大約40分鐘,部分學生住家不在路線上,還得轉車,單趟通勤時間就超過2小時,加上為了避免遲到,上午7時前共3班車一定得擠上去,和上班族擠車是家常便飯,夏天將至,汗臭味等更是影響乘車體驗;後者雖說較為直截,但只有下午發車,無助上班上趕準時的民眾,實在有調整的必要。

對此,竹東高中校長彭德和說,學校確實有想過增加校車路線,但近年客運業鬧司機荒,即使學生和學校財源足夠,地方業者也興趣缺缺,但還是會努力跟業者接洽,盡量滿足學生需求。

公路局新竹監理所與新竹縣政府則說,已請客運業者衡量人力與工時,刻正評估客運增班的可行性,最快新學年度有望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