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Tag

竹北

竹縣特教生獨輪車訓練第六屆結業成果展 學長姐回來陪學弟妹一起練習

By 最新新聞

記者鄧宜/新竹報導

第六屆兒童專注力與情緒管理訓練獨輪車日前舉辦結業成果發表,十多位本屆新生與過去幾屆的學長姐共20多位學子帶來精彩的成果呈現,除了精彩表演外,家長、孩子們分享自己練習獨輪車後在個性、情緒、在校表現的變化,更是感動全場。

推動特教生學習獨輪車運動的新竹縣議員吳旭智表示,根據2023年10月衛生福利部的資料指出,我國ADHD盛行率為9.02%,但只有1.62%的人接受醫療診斷,僅1%的人接受完整的治療。這些數據顯示,ADHD在我國仍處於低診斷以及治療不足的狀況。經過適當的治療後,有90%的ADHD孩子其症狀能夠獲得改善。因此,提升民眾對於ADHD的認識以及辨識、引導並協助ADHD孩子就醫治療,已是刻不容緩的議題。

吳旭智指出,以新竹縣112年的統計資料,國小學童有40410人,若以比例來看,有ADHD傾向的也相當多,因此還有很多對象並沒有受到照顧與協助。而特教生透過獨輪車訓練,可提升幫助孩子的專注力與情緒管理能力。

這項訓練自開辦以來,參與的孩子從原本只接受一學期的訓練,到現在已經有一群訓練有素的孩子,能在重要的場合進行表演。今年上半年,教育局安排這些孩子參加兩場大型活動的開場表演,分別是「竹縣身障生體適能運動會」及「國民中小學適應體育滾球比賽」,展現出他們的技藝與進步。教育局特教科長范貴蟬說,鼓勵小朋友繼續努力練習,教育局會持續提供給孩子們表演的舞台。

吳旭智強調,活動能夠順利舉辦,離不開教練與志工的努力與奉獻。尤其是臺北市教育關懷協會的理事長尹玉娟,更是重要的靈魂人物,他們在孩子的訓練過程中,不僅要輔導技術上的難題,更重要的是在孩子跌倒時給予關懷與鼓勵,幫助孩子們一次次站起來,每周陪伴他們。

尹玉娟表示,其實這些特教的孩子我們只需要給他們愛心跟耐心,不要放棄他們,讓他們繼續往前走,當他們突破那個口的時候,他們就會變得不一樣。

家長回饋孩子的改變時說,發現孩子學習獨輪車後挫折忍受度增加了,以後他們就願意接受失敗、會嘗試很多任何新的東西。加上這裡面大家都是一樣的孩子,他們可以學習人際關係,怎麼跟人的互動,大家都會變成好朋友。

吳旭智說,這次比較特別,有許多學長姐在訓練的最後幾周,加入練習的行列,一起陪伴這學期的學員練習。更有一位第一屆的學員,目前已經就讀竹中,發心來當志工,連續十八週陪著學弟妹一起練習,並說看學弟妹一周一周進步就覺得相當興奮,最後看著他們成果發表的展現,覺得好有成就感!

吳旭智指出,感謝社會各界的支持,包括新竹縣有智一同未來教育發展協會、新竹市映興國際同濟會、榮宗科技以及新竹縣托嬰協會等各界善心人士的支持,使這項有意義的活動得以持續推廣。期待未來能招募更多教練與志工,將這份愛心傳遞給更多有需要的孩子,讓他們也能夠在獨輪車的訓練中受益,成長茁壯。

特教生訓練騎獨輪車獲自信 學長姊當志工回饋

By 最新新聞
 新竹縣在社會各界的支持下,推動兒童專注力與情緒管理訓練-獨輪車,今年邁入第6屆。(吳旭智團隊提供)

新竹縣在社會各界的支持下,推動兒童專注力與情緒管理訓練-獨輪車,今年邁入第6屆。(吳旭智團隊提供)

記者廖雪茹/新竹報導〕新竹縣在社會各界的支持下,推動兒童專注力與情緒管理訓練-獨輪車,今年邁入第6屆,不僅能應邀公開表演,今年還有學長姊特地回來當志工,18週全程參與,協助學弟妹們從完全不會,到自信的騎上獨輪車前行。

長期推動特教生獨輪車訓練的縣議員吳旭智表示,獨輪車訓練自開辦以來,參與的孩子從原本只接受一學期的訓練,到現在已經有一群訓練有素的孩子,能在重要的場合進行表演,像是今年學員即應邀在新竹縣身障生體適能運動會及國中小學適應體育滾球比賽,展現技藝。

吳旭智指出,透過獨輪車訓練,有助於特殊氣質孩子的專注力與情緒管理能力。孩子們和其家長,分享練習獨輪車後在個性、情緒、在校表現的變化,令人感動。

有家長回饋孩子學習獨輪車後的變化:挫折忍受度增加了,願意接受失敗、嘗試新的事物。此外,孩子們在團體活動中,學習人際關係,怎麼跟人的互動,進而變成好朋友。

「原來我有一件事情可以做這麼棒!」A孩子平時容易焦慮、擔心,學校老師發現A孩子學習獨輪車後,變得有自信,學校更提供孩子們在全校面前表演的機會。

今年有多名學長姊回來幫助新生一起學習,其中,一名學長去年升上高中,會考5A7+考上竹中,這次回來當志工18周全程參與,協助學弟妹們從不會到騎上獨輪車,心中覺得很有成就感。

台北市教育關懷協會理事長尹玉娟強調,在孩子的訓練過程中,不僅要輔導技術上的難題,更重要的是在孩子跌倒時給予關懷與鼓勵,幫助孩子們一次次站起來;只要不放棄,讓他們繼續往前走,當他們突破關卡,就會變得不一樣。

教育局和師生們感謝社會各界的支持,包括新竹縣有智一同未來教育發展協會、新竹市映興國際同濟會、榮宗科技以及新竹縣托嬰協會等,使這項有意義的活動得以持續推廣。也期待未來能招募更多教練與志工,將這份愛心傳遞給更多有需要的孩子。

新竹縣在社會各界的支持下,推動兒童專注力與情緒管理訓練-獨輪車,今年邁入第6屆。(吳旭智團隊提供)新竹縣在社會各界的支持下,推動兒童專注力與情緒管理訓練-獨輪車,今年邁入第6屆。(吳旭智團隊提供)

在獨輪車訓練過程中,教練不僅要輔導技術上的難題,更要在孩子跌倒時給予關懷與鼓勵,幫助孩子們一次次站起來。(吳旭智團隊提供)在獨輪車訓練過程中,教練不僅要輔導技術上的難題,更要在孩子跌倒時給予關懷與鼓勵,幫助孩子們一次次站起來。(吳旭智團隊提供)

曾參與獨輪車訓練的學長姊特地回來當志工,18週全程參與,協助學弟妹們從完全不會,到自信的騎上獨輪車前行。 (吳旭智團隊提供)曾參與獨輪車訓練的學長姊特地回來當志工,18週全程參與,協助學弟妹們從完全不會,到自信的騎上獨輪車前行。 (吳旭智團隊提供)

曾參與獨輪車訓練的學長姊特地回來當志工,18週全程參與,協助學弟妹們從完全不會,到自信的騎上獨輪車前行。 (吳旭智團隊提供)曾參與獨輪車訓練的學長姊特地回來當志工,18週全程參與,協助學弟妹們從完全不會,到自信的騎上獨輪車前行。 (吳旭智團隊提供)

在獨輪車訓練過程中,教練不僅要輔導技術上的難題,更要在孩子跌倒時給予關懷與鼓勵,幫助孩子們一次次站起來。(吳旭智團隊提供)在獨輪車訓練過程中,教練不僅要輔導技術上的難題,更要在孩子跌倒時給予關懷與鼓勵,幫助孩子們一次次站起來。(吳旭智團隊提供)

竹縣特教生獨輪車訓練第六屆結業成果展

By 最新新聞
竹縣特教生獨輪車訓練第六屆結業成果展,學長姐回來陪學弟妹一起演出,這些孩子也因獨輪車訓練而變得更穩定。(記者彭新茹攝)

第六屆兒童專注力與情緒管理訓練獨輪車日前舉辦結業成果發表,十多位本屆新生與過去幾屆的學長姐共二十多位學子帶來精彩的成果呈現,除了精彩表演外,家長、孩子們分享自己練習獨輪車後在個性、情緒、在校表現的變化,更是感動全場。

推動特教生學習獨輪車運動的新竹縣議員吳旭智表示,根據去年十月衛生福利部的資料指出,我國ADHD盛行率為百分之九點0二,但只有百分之一點六二的人接受醫療診斷,僅百分之一的人接受完整的治療。這些數據顯示,ADHD在我國仍處於低診斷以及治療不足的狀況。經過適當的治療後,有百分之九十的ADHD孩子其症狀能夠獲得改善。因此,提升民眾對於ADHD的認識以及辨識、引導並協助ADHD孩子就醫治療,已是刻不容緩的議題。

吳旭智指出,這項訓練自開辦以來,參與的孩子從原本只接受一學期的訓練,到現在已經有一群訓練有素的孩子,能在重要的場合進行表演。今年上半年,教育局安排這些孩子參加兩場大型活動的開場表演,分別是「竹縣身障生體適能運動會」及「國民中小學適應體育滾球比賽」,展現出他們的技藝與進步。

教育局特教科長范貴蟬說,鼓勵小朋友繼續努力練習,教育局會持續提供給孩子們表演的舞台。

家長回饋孩子的改變時說,發現孩子學習獨輪車後挫折忍受度增加了,以後他們就願意接受失敗、會嘗試很多任何新的東西。加上這裡面大家都是一樣的孩子,他們可以學習人際關係,怎麼跟人的互動,大家都會變成好朋友。

吳旭智說,這次比較特別,有許多學長姐在訓練的最後幾周,加入練習的行列,一起陪伴這學期的學員練習。更有一位第一屆的學員,目前已經就讀竹中,發心來當志工,連續十八週陪著學弟妹一起練習,並說看學弟妹一周一周進步就覺得相當興奮,最後看著他們成果發表的展現,覺得好有成就感!

竹縣議員指橋下空間閒置應利用 高鐵:招商中

By 最新新聞

自行車肇事激增 吳旭智籲廣設通勤自行車道

By 最新新聞
新竹縣議員吳旭智3日表示,新竹縣常有自行車與汽機車爭道情形,呼籲新竹縣政府盤點檢討所有自行車道的現況與問題。(圖/吳旭智辦公室提供)
新竹縣議員吳旭智3日表示,新竹縣常有自行車與汽機車爭道情形,呼籲新竹縣政府盤點檢討所有自行車道的現況與問題。(圖/吳旭智辦公室提供)
[周刊王CTWANT] 新竹縣議員吳旭智3日表示,微笑單車YouBike在新竹縣上路2年以來,自行車騎士受傷比例不降反增,呼籲新竹縣政府應優先盤點危險路段,盡速改進。

據了解,YouBike自2022年06月在新竹縣上路以來已滿2年,成為不少民眾日常通勤選擇,累積已將近200萬人次使用,而自行車道不足等衍生問題,卻引起不少批評。

對此,新竹縣府交旅處長陳盈州表示,新竹縣正在研究「上位指導計畫」,讓未來建置自行車道或標線畫設時,直接有定型化明確指引參考,並可同時根據竹北市區自行車通學通勤需求及路段規畫路網。

吳旭智表示,民眾沒有時間等縣府完成這些計畫,因為通勤意外幾乎每天都在發生,尤其竹北中華路以及興隆路沒有自行車道的一側更是事故熱點,加上竹北市內還有很多這樣沒有專用道的路段都是潛在風險,縣府應立即盤點危險路段,優先改進。

吳旭智拿出資料直指,根據2024年3月新竹縣道路交通安全聯繫會議資料顯示,竹北的各項交通意外傷亡都降低,唯獨自行車騎士的受傷比例不降反升,與去年同期相比,單月騎乘自行車而受傷的人數,竟多了1倍,這就是微笑單車普及後,立刻需直面的問題,安全不容打模糊仗。

吳旭智建議,不妨在人行道、人車共道的路面增加標線標誌,區隔出步行空間與騎乘空間。若像中華路等沒有人行道的路段,自行車被迫與大車爭道,就需要用另外手段設置專用自行車道、人行道以確保人車安全。

對此,縣長楊文科坦言,新竹縣YouBike上路前沒有做好配套,但既然YouBike已經上路一段時間,且獲得不少好評,為了民眾安全起見,交旅處「上位指導計畫」就必須盡速完成,近日則應先就有迫切需要改善的路段、事故熱點,研究如何進行改善、是否可以退縮車道,挪出空間做自行車專用道,先以試行方案,在柏油路刨除更新時一併做起來,縣府刻正處理中,近日就會公布初步盤點結果。

每日耗4小時通學 竹北公車調整吳旭智有解

By 最新新聞
新竹縣議員吳旭智7日表示,應該增加公路客運「5673」班次,縮短竹北與竹東通學時間。(圖/吳旭智辦公室提供)
新竹縣議員吳旭智7日表示,應該增加公路客運「5673」班次,縮短竹北與竹東通學時間。(圖/吳旭智辦公室提供)
[周刊王CTWANT] 新竹縣議員吳旭智7日表示,竹北地區每日有上百名中學生,必須往返4小時到竹東高中就學,盼能調整縣轄公車路線,或加開5673公路客運,加強疏運接駁。

大新竹地區人口激增,但大眾運輸不發達,加上新冠疫情後,不少公車司機改從事物流業,客運業大鬧司機荒,影響搭公車民眾通勤權益。吳旭智舉例,以竹東高中學生來說,縣治竹北市每日有上百名學生,每天往返得花4小時,盼能適時調整路線因應。

據了解,能到達竹東高中的公車客運有「5608」、「5673」共2條路線,前者因路線較彎繞,自竹北到目的地單趟車程大約40分鐘,部分學生住家不在路線上,還得轉車,單趟通勤時間就超過2小時,加上為了避免遲到,上午7時前共3班車一定得擠上去,和上班族擠車是家常便飯,夏天將至,汗臭味等更是影響乘車體驗;後者雖說較為直截,但只有下午發車,無助上班上趕準時的民眾,實在有調整的必要。

對此,竹東高中校長彭德和說,學校確實有想過增加校車路線,但近年客運業鬧司機荒,即使學生和學校財源足夠,地方業者也興趣缺缺,但還是會努力跟業者接洽,盡量滿足學生需求。

公路局新竹監理所與新竹縣政府則說,已請客運業者衡量人力與工時,刻正評估客運增班的可行性,最快新學年度有望改善。

竹縣議員吳旭智x偕同民間團體 捐贈雨衣予義交守護地方交通

By 最新新聞

擔任學校導護志工多年的竹縣議員吳旭智(右5),深知義交執勤的辛苦,特結合民間團體捐贈雨衣予義交,守護義交執勤安全。圖左至右依序為:交通義勇警察大隊竹北中隊隊員、新竹縣補習教育協會黃建國副理事長。新竹縣幼兒教保學會莊瑞娜理事長。文明不動產楊承翰總經理,新竹縣政府警察局宣介慈局長、新竹縣議會吳旭智議員、交通義勇警察大隊竹北中隊陳禮宏分隊長、
新竹縣政府警察局竹北分局張世儒分局長、新竹縣補習教育協會蔡士松理事長、新竹縣補習教育協會林惠華副理事長。

記者鄧宜/新竹報導

新竹縣議員吳旭智偕同新竹縣補教協會、新竹縣幼兒教保學會與文明不動產楊承翰總經理,29日於竹縣警局主管會報,共同捐贈55件高級透氣雨衣,專門提供給義交使用,以表達對這些辛勤義交的感謝和支持。

吳旭智議員擔任學校導護志工多年,始終關注學童的安全問題,多次捐贈導護志工背心。注意到導護志工在雨天值勤時的困難,因此與新竹縣補教協會合作,捐贈多所學校雨衣,以保障志工在雨中的安全值勤。

除了導護志工,義交在學校交通導護中更是不可或缺的角色。相較於導護志工,義交經過專業訓練,能更專業、迅速地處理突發狀況。然而,義交的值勤辛苦且資源不足,在招募上也面臨挑戰。為此,吳旭智議員聯合新竹縣補教協會、新竹縣幼兒教保學會以及文明不動產楊承翰總經理,共同捐贈55件義交專屬雨衣,以表達對這些辛勤義交的感謝和支持。

警察局長宣介慈表示,竹北地區發展快速,義交除了協助學校導護之外,交通尖峰時段的重要路口也非常需要義交的值勤。感謝義交們的長期協助,警消設備目前也正在盤點並使用最好的設備,特別感謝吳旭智議員與地方善心人士的即時響應。

吳旭智說,希望通過這些雨衣,鼓勵更多人參與義交的工作,義交是守護交通安全的不可或缺的一環,期盼通過共同努力,使學童能夠在安全的環境下順利上下學,也歡迎並鼓勵有心人士參與義交,共同維護交通安全。

竹北自行車事故頻傳盼規畫車道 增設「轉運中心」整合運輸

By 最新新聞
竹北自行車事故頻傳盼規畫車道,增設「轉運中心」整合運輸。(新竹縣府提供/邱立雅竹縣傳真)
竹北自行車事故頻傳盼規畫車道,增設「轉運中心」整合運輸。(新竹縣府提供/邱立雅竹縣傳真)
新竹縣議員吳旭智14日在議會總質詢時,要求縣府規畫安全自行車道,竹北市設立轉運中心整合大眾運輸。(羅浚濱攝)
新竹縣議員吳旭智14日在議會總質詢時,要求縣府規畫安全自行車道,竹北市設立轉運中心整合大眾運輸。(羅浚濱攝)

縣府在竹北市建置的Ubike使用率高,縣議員吳旭智14日在議會總質詢時,指自行車發生車禍也高,要求縣府規畫安全自行車道,刻不容緩,並建議大眾運輸要有更突破性的思維,在竹北市規畫轉運中心做整合,才有可能讓大眾運輸型態有本質上的轉變。

吳旭智說,竹北市具有Youbike、ebike,而依據道安會報顯示數據,今年1、2月各項數據降低,唯獨自行車事故比例升高,詢問無自行車道的道路如何規畫?如何提升安全性?

交旅處長陳盈州回應,根據竹北市區自行車通學通勤需求及路段,做自行車路網規畫,也正在研究「上位指導計畫」,預計年底完成,未來在標線劃設可具有更明確參考方向。

吳旭智指無法等到縣府計畫完成後才改善,要立即針對重要路段,立即盤點、調整,讓縣民有更安全更好的自行車友善環境。縣長楊文科請交旅處先研究幾個重要路段做改善並試行,讓鐵馬族更安全。

「大眾運輸要有更突破性的思維!」吳旭智說,雖然縣府對大眾運輸做了很多努力,包含補助公車司機及幸福巴士等做法都很好,但看不到整體運量有明確提升,對於民眾改變使用大眾運輸的習慣,還是看不到具體做法。

吳旭智認為,縣府已在竹東設置轉運中心,竹北有台鐵、高鐵、Ubike、快捷公車及竹北市免費公車,這麼多元的運具卻沒有轉運中心,無法做整合,導致民眾無法感受搭乘大眾運輸的便利性。

吳旭智指大新竹輕軌捷運的藍線評估報告將在年底出爐,建議應向台鐵爭取設置南竹北站讓台鐵、捷運共構,同時評估設置轉運中心的地點,讓竹北有完整的轉運中心做整合,提升大眾運輸的運量,才有可能讓大眾運輸型態有本質上的轉變。

楊文科表示,竹北設置轉運中心確有其必要,請交旅處研究設在何處能發揮最大效益,這不僅是攸關竹北市東區、西區的交通,對前往各鄉鎮的路網也具有便利性。

竹北自行車道不足 民代要求年底前事故熱點先做改善

By 最新新聞
新竹縣議員吳旭智在議會質詢自行車道安全問題,要求縣府訂改善期程、限期改善。記者巫鴻瑋/攝影
新竹縣議員吳旭智在議會質詢自行車道安全問題,要求縣府訂改善期程、限期改善。記者巫鴻瑋/攝影
新竹縣YouBike上路以來,已成為不少民眾日常通勤選擇,累積超過180萬人次使用,但自行車道不足今卻在議會引起議員批評,YouBike上路後受傷人數「不減反增」,議員吳旭智質詢呼籲通盤檢討自行車騎乘環境,優先改進施作事故熱點、校園周邊路段。

 

吳旭智表示,根據今年3月新竹縣道路交通安全聯繫會議資料顯示,竹北的各項交通意外傷亡都降低,唯獨自行車騎士的受傷比例不降反升,與去年同期相比,單月騎乘自行車而受傷的人數,竟多了1倍。

 

縣府交旅處長陳盈州回應,新竹縣正在研究「上位指導計畫」,上位指導計畫是讓未來建置自行車道或標線畫設時有更明確參考,同時根據竹北市區自行車通學通勤需求及路段規畫路網。

 

吳旭智批評「民眾等不到縣府完成這所謂的上位計畫」,因通勤意外幾乎每天都在發生,尤其中華路以及興隆路沒有自行車道的一側更是事故熱點,且竹北市內還有很多這樣沒有專用道的路段都是潛在風險,縣府應優先盤點危險路段、優先做改進。

 

新竹縣YouBike在2022年6月上路以來,截至今年4月,累積使用人次已經達到182萬8431次,新竹縣府持續在竹北新豐濱海、頭前溪兩岸興建自行車道,完善自行車道路網,不過在市區內,目前仍缺乏自行車道完整建置。

 

吳旭智建議,可以在人行道、人車共道的路面增加標線標誌,區隔出步行空間與騎乘空間。若路段沒有人行道,讓自行車被迫與大車爭道,例如中華路,就需要用另外手段設置專用自行車道、人行道確保人車安全。

 

陳盈州表示,因中華路是屬中央管轄的環島自行車道計畫的一環,中華路是否能新增人行道及自行車道,仍需要與公路局工務段討論,但其餘路段可盡快召集會勘,滾動式執行。陳盈州還認為,交通宣導同樣重要,因事故會發生,可能部分還是要歸咎騎乘者自己「應注意而未注意」導致。

 

縣長楊文科受質詢時坦承,新竹縣YouBike上路前沒有做好配套,但既然YouBike已經上路一段時間,且獲得不少好評,為了民眾安全起見,會指示交旅處在年底前完成「上位指導計畫」,且在計畫完成前,應先就有迫切需要改善的路段、事故熱點,研究如何進行改善、是否可以退縮車道,挪出空間做自行車專用道,先把幾個路段做起來試行。

因應早療資源不足 竹北市宣布市立幼兒園優先招收遲緩弱勢生

By 最新新聞
新竹縣需要早療服務資源的家庭截至去年7月底通報在案的共有1417人,不過縣議員吳旭智指出,早療據點服務現有資源只夠服務300個家庭,明顯不足。圖/新竹縣政府提供
新竹縣需要早療服務資源的家庭截至去年7月底通報在案的共有1417人,不過縣議員吳旭智指出,早療據點服務現有資源只夠服務300個家庭,明顯不足。圖/新竹縣政府提供
新竹縣需要早療服務資源的家庭截至去年7月通報在案的共有1417人,尤其以竹北市需求最多。縣議員吳旭智指出,早療據點現有資源只夠服務300個家庭,明顯不足。竹北市公所為實踐早療社福政策,宣布竹北市立幼兒園將以遲緩兒、低收入戶子女等弱勢家庭第一優先入園,餘額再提供一般幼兒申請就讀,預計3個分班共招生80名。

 

吳旭智指出,需要早療服務的孩子有越來越多的趨勢,但實際上早療據點現有資源只夠服務300個家庭,需要服務的家庭跟實際上能服務的有落差;議員蔡蕥鍹也說,竹北市人口最多,需要早療的家庭也最多,其中竹北市早療服務由全腦科學教育協會承辦,但卻只能服務50個家庭,明顯不足。

 

議員邱靖雅則認為,確實竹北特教、早療人數比例占比最高,但醫療量能也相對充沛,但很多家長反應因為排不到公家資源服務,只好自費看診,但新竹縣在補貼早療醫療上也輸別人、量能也不夠,雖然沒要求要達到100%,但希望比例逐年提高。

 

為服務更多需要早療家庭,竹北市長鄭朝方宣布,竹北市立幼兒園包括六家十興本園21名額、竹仁中心分班20名額、聯興分班23名額、尚義分班16名額,共計80名額將以遲緩兒、低收入戶子女、中低收入戶子女、身心障礙、原住民、特殊境遇家庭子女以及身心障礙者子女等第一優先入園,餘額再提供一般生申請。

 

第一階段優先入園資格者採5月16至18日至現場報名;5月23至25日第二階段一般生採現場及網路報名。為體恤雙薪家庭需求,將持續提供下午4到6點的課後延長照顧服務。

 

鄭朝方說明,竹北市立幼兒園為混齡教學,招生年齡以5歲、4歲以及3足歲幼兒為優先,依年齡排序並分階段辦理,直到額滿為止。報名資格、方式等相關詳情請上「竹北市公所官網」,電話(03)5515919轉331至335。

 

關於早療資源,新竹縣社會處也說明,目前提供服務包括兒童發展早期療育通報轉介暨個案管理中心,辦理辦理宣導(含社區宣導)暨篩檢、親職教育、個案轉銜與追蹤機制、托嬰機構及居家托育人員收托發展遲緩兒童巡迴輔導等。

 

發展遲緩兒童社區療育服務據點則提供家庭社會經濟養育條件不佳、尚未就讀托嬰中心或幼兒園兒童、家長或實際照顧兒童之人本身兒童發展認知或親職能力不足之家庭到宅服務、家長團體、親職活動等家庭支持方案。

 

此外,婦幼館增建工程預計於今年底完工,將規畫建置早期療育機構;同時特教資源中心遷建也規畫早期療育機構,預計2025年完工。

 

 

新竹縣社會處表示,婦幼館增建工程預計於今年底完工,將規畫建置早期療育機構。圖/新竹縣政府提供
新竹縣社會處表示,婦幼館增建工程預計於今年底完工,將規畫建置早期療育機構。圖/新竹縣政府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