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時報/羅浚濱 、竹縣】

新竹縣府將投入2億整治貫穿新竹縣治區的豆子埔溪,縣議員吳旭智與北崙里長洪燕卿發起豆子埔溪溪畔植樹認養活動,6日在翰林橋前河畔,邀立委林思銘及縣議員陳凱榮等人先種植30株原牛植物,為豆子埔溪畔生態復育跨出第一步,希望號召更多大小朋友植樹認養,守護竹北的母親河。
洪燕卿表示,過往民眾對豆子埔溪的印象,就是冬天枯水、死魚、汙染,這幾年社區舉辦淨溪健走,不斷努力持續改善,希望有更多里民關心豆子埔溪,共同來守護它的美麗。
吳旭智表示,縣府向中央爭取經費,今年預計投入2億元整治豆子埔溪,打造親水環境及改善水質,但要真正整治成功,還是要結合公民力量一起參與。
林思銘很認同吳旭智結合公民力量,以植樹認養活動,讓竹北母親河更好的作法,強調會向中央積極爭取經費,打造豆子埔溪能媲美韓國清溪川。
這次活動結合縣府工務處,先把豆子埔溪畔原本雜草叢生的草地整理出來,並請新竹縣原生植物保育協會規畫認養區域,種植台灣原生種植物,6日參與者先種30株金毛杜鵑、桃金孃及台灣野牡丹藤這3種台灣原生植物。
新竹縣原生植物保育協會陳世輝老師表示,原生植物是台灣寶貴資源之一,種植原生植物好處多多,不但可以提供生態系統的平衡,還可以保存珍貴的生物多樣性。
陳世輝說,一般民眾只看到樹種美不美觀,因此許多地方都傾向種植外來植物,但較難與本地環境相容,且部分物種入侵易危害到原生生態。
原生植物種植在成長過程中存活容易,無須大量施肥或施藥,易與原生態環境結合,引來當地鳥類、昆蟲棲息,對於生態復育有非常重要的影響。
吳旭智指出,13日將邀請30組家庭和大小朋友種植超過200株23類的原生植物,並以有趣的生態學習課程,期讓豆子埔溪沿線有更多原生植物,為溪畔生態復育共同盡一份心力。














元創電子的「長者照護智慧觀測服務」,紫色代表睡眠、藍色為浴廁活動,紅色為長輩低活動狀態或不在感測區域活動,簡單圖示可幫助使用者快速了解長輩每日生活作息。(圖片來源/元創電子)
新竹縣社會處處長李國祿
新竹縣吳旭智議員探視安裝「長者照護智慧觀測服務」的85 歲獨居長輩,長輩肯定安裝後讓女兒了解她的每天狀況,也比較安心。(圖片來源/新竹縣社會處、元創電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