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Tag

縣政府

竹北新地標「未來之心」施工占人行道?縣府:當初是借用土地

By 最新新聞
【 
經會勘後,復興二路側人行道,竹北市公所會將樹穴填平30公分,宏匯圍籬後退20公分,將人行道維持在150公分。因此處必須先施做連續壁,無法退縮更多。記者黃羿馨/攝影
經會勘後,復興二路側人行道,竹北市公所會將樹穴填平30公分,宏匯圍籬後退20公分,將人行道維持在150公分。因此處必須先施做連續壁,無法退縮更多。記者黃羿馨/攝影
緊鄰高鐵新竹車站西側的「未來之心Gateway Plaza」第一階段近期動土施工,但卻有民眾投訴,施工圍籬竟占用人行道、妨害通行。但縣府說明,當初是借用鐵道局土地建置人行道,該處屬建築基地,會勘後開發商也願意在不影響施工的範圍內盡力配合。
 

宏匯集團取得交通部鐵道局高速鐵路新竹車站特定區開發經營權,將興建2棟地上26層、地下4層的商場百貨、店舖及辦公大樓,2棟樓高預計均為119.4公尺。近期第一階段已動土施工,預計2027年底完工後可成為「台灣矽谷」新地標。

 

吳旭智指出,過去鐵路局無償借用土地給縣政府拓寬人行道,但鐵路局標售土地時,並沒有扣除人行道,所以造成人行道寬度不足的問題。各級單位30日已與宏匯集團會勘,開發商也願意在不影響施工的範圍內盡力配合。

 

吳旭智說,復興二路側人行道,竹北市公所會將樹穴填平30公分,宏匯圍籬後退20公分,將人行道維持在150公分。因此處必須先施做連續壁,無法退縮更多;嘉豐十一路因為離連續壁不遠,所以無法退縮,目前剩下的人行道仍有150公分左右。

 

吳旭智表示,關於復興三路側人行道,會先退縮回復原本的人行道,因為南面工程(復興三路)屬宏匯第二期的工程,2027年前會先進行北面的大樓工程,已和宏匯協調南面工地圍籬先退回既有人行道讓民眾通行,待2027年至2029年開始南面大樓工程時,北面的人行道已經完工開放,屆時再來處理南面圍籬的問題。

 

吳旭智說,至於復興二路人行道寬度剩下150公分,寬度不足以人車共道,宏匯集團會提供基地的一部份給Youbike設站,暫時將復興二路的站點遷移,他也建議一併將車柱數增加,因為高鐵Youbike站點的使用率是竹北最高的站點,常常都會借不到車,已請縣府交旅處一併納入考量。

嘉豐十一路因為離連續壁不遠,所以無法退縮,目前剩下的人行道仍有150公分左右。記者黃羿馨/攝影
嘉豐十一路因為離連續壁不遠,所以無法退縮,目前剩下的人行道仍有150公分左右。記者黃羿馨/攝影
因南面工程(復興三路)屬宏匯第二期的工程,因此該處人行道,將退縮回復原本的人行道。記者黃羿馨/攝影
因南面工程(復興三路)屬宏匯第二期的工程,因此該處人行道,將退縮回復原本的人行道。記者黃羿馨/攝影
新竹縣政府也說明,人行道屬於建築基地,當初工務處建置人行道為借用鐵道局土地興建。(圖為復興二路側)。記者黃羿馨/攝影
新竹縣政府也說明,人行道屬於建築基地,當初工務處建置人行道為借用鐵道局土地興建。(圖為復興二路側)。記者黃羿馨/攝影
緊鄰高鐵新竹車站西側的「未來之心Gateway Plaza」第一階段近期動土施工,但卻有民眾投訴,施工圍籬竟占用人行道、妨害通行。(圖為復興二路側)。記者黃羿馨/攝影
緊鄰高鐵新竹車站西側的「未來之心Gateway Plaza」第一階段近期動土施工,但卻有民眾投訴,施工圍籬竟占用人行道、妨害通行。(圖為復興二路側)。記者黃羿馨/攝影

甩鍋中央?竹縣議員不滿對台大沒輒 要縣府說明高中設校態度

By 最新新聞
新竹縣議員吳旭智要求新竹縣府2點,說明清楚高中設校規畫期程。圖/吳旭智辦公室提供
新竹縣議員吳旭智要求新竹縣府2點,說明清楚高中設校規畫期程。圖/吳旭智辦公室提供

 【

新竹議員吳旭智今天提出2點呼籲,要求新竹縣府應立即公開說明對高中設校的態度與具體規畫,並對台大的態度表示具體回應。吳旭智表達新竹家長不滿,覺得新竹縣府甩鍋中央、拿台大來當擋箭牌,要求縣府必須明確設校期程。

 

吳旭智表示,新竹縣市爭取高中員額增強、設立高中,因牽涉到校地歸屬、國立縣立高中的權責,讓許多民眾覺得霧裡看花,有人覺得中央不管縣府,有人覺得縣府不做甩鍋中央,但實際情況是,這件事情中央地方都有共同、重大的責任。

 

吳旭智提出質疑,爭論已久的台大新竹校區問題,台大已經開完校務會議了,但是開完之後結果是什麼,更重要的是,縣政府的態度回應又是什麼,民眾都沒有清楚了解。其次是從5月19號後國教署就開始談國立高中職增班,終於到11月13號,國教署已經有具體增班數據,但新竹縣教育局未明確表態及說明後續執行規畫。

 

吳旭智不滿新竹縣府總是跳針回應「我們很努力,有消息會第一時間跟大家說」。他認為設立高中,事涉多個單位,牽涉校地、學制、中央地方權責,各種不同的設校方案,這麼多複雜的因素,不管縣府多努力,有一個部分需要再加強的,就是完整地說明、問題的釐清,還有及時的態度表達。

 

吳旭智提出2點呼籲要求,第一是國教署公開國立高中職增班的規劃後,新竹縣府要承擔起最後的責任,把未來在新竹縣設校的具體時程規畫講清楚說明白;第二是針對台大校務會議後,新竹縣府針對台大的後續的態度,要給具體回應。

 

新竹縣教育局回應,目前經過國教署盤點國立高中及新竹縣立高中職116學年度可增加供應量為1034人,與評估就學需求數1677人仍有643人的落差,對於此落差仍希望國教署能再行評估增加國立高中職供應量,以符合就學需求。新竹縣府將以新設高中、設立完全中學、縣立高中擴校作為就學需求量整備。